轉爲繁體         返回首页

20. 地水南音





以前盲人主要靠占卜算命为生,"地水"是卜卦术语,广东人旧称盲人为“阿水”,所以主要由盲人所唱的南音就被叫做《地水南音》。这是南方的“弹词”,和木鱼、龙舟、粤謳、板眼等同被称为粤调。早期大多由瞽师(盲人乐师)或师娘(盲人歌女)讲唱,抒发个人坎坷遭遇、离愁别绪,自伤自怜,别树一格。近似美国黑人蓝调。

南音最初用于沿门求乞,或街头坐小凳上演唱,或到人家中唱三数小时“堂会”。十九世纪中叶,南音多在妓院、烟馆、茶楼表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豪户大宅没落,香港禁娼,地水南音亦开始式微。后来粤剧吸纳南音的讲唱方式,逐渐发展为戏台南音,使南音部份神髓得到传承。

南音演唱技艺全靠口授,清道光进士孔继勋(1792-1842),修订失明艺人钟德所唱南音旧曲,编成《今梦曲》(内容多以《红楼梦》为题材),是唯一一本南音曲集。钟德晚年到香港,《华字日报》再加整理出版。

至于伴奏乐器,沿门乞米者或手持椰胡,或在胸前缚一极短小古箏以右手拨弦。堂会则加入秦琴、洞簫、扬琴、三弦等。

《客途秋恨》是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叙述妓女心境凄婉的的生活。后来南海人叶瑞伯重编为广东地水南音,一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到了二十年代,编剧家黄少拔改编成粤剧,由白驹荣演唱。声音浑厚圆润,用真嗓代假嗓唱小生腔,唱出苍凉萧瑟的神韵,低徊婉转,荡气迴肠,轰动一时。
白驹荣(1892-1974) 原名陈荣,号少波,广东顺德人。与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玉堂、同称‘粤剧四大天王’。




客途秋恨

演唱:白驹荣





凉风有信 秋月无边

睇我思娇情绪 好比渡日如年 小生系繆姓 乃是莲仙字 为忆多情既歌女呀 叫做麦氏秋娟
见佢声色以共性情 人讚羡 佢更兼才貌 仲的确两相全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 是以孤舟沉寂 晚景凉天 你睇斜阳照住 个对双飞燕
睇我独倚蓬窗 我就思悄然 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 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
第一触景 系更添情懊恼囉 睇我怀人愁对 果个月华圆

即系旧约难如潮有信 新愁深似海无边 睇我呢种情绪 悲秋同宋既玉
况且客途黎抱恨 你话叫我对乜谁言 近日听得话有羽书驰谍报 重话干戈乱扰江村

崑山玉石也遭焚毁 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 你系幽兰不肯受污泥染 又怕贼兵来犯月中仙
你话娇花若被狂风损 果阵玉容无主 情乜谁怜 一定辗转马前遭血溅 日落魂归玉化烟
你话若然 你艳质系遭兇暴 我宁愿同埋白骨 去伴姐妆前

或者死后得成连理树 好过生时常在 呢个奈河边
但望慈航法力 总要行方便 把杨枝甘露 救出火坑莲
等你劫难逢兇俱化吉 个的灾星魔障 两不相牵

睇我心似轆轤 千百转 空綣恋 咯
娇呀 但得你平安愿咯 我任得你天边明月 照向别人圆

(转乙反)闻击柝 鼓三更 只见江枫渔火 照住我愁人
几度徘徊思往事 我劝娇唔好甘痴心 风尘不少怜香客 罗綺还多惜玉人
你话烟花谁不贪豪富 做乜你偏把多情 向住小生
况且穷途作客 我囊如洗 掷锦缠头愧未能

记得填词偶写 个段胭脂井 含情相伴 对住盏银灯
你细问我曲中 系何故事咯 我把陈后主 个段风流讲过你闻
讲到兵困景阳家国破 歌残玉树后庭春 携住二妃

(拋舟腔)携住二妃 藏井底 死生难舍难舍难舍 佢既意中人
(拉腔) 闻听此言你多叹息 仲话风流天子 更系情真

(转正线)但系唔该享尽 奢华福咯 就把锦绣江山毁路尘
你系女流也晓 也晓个的兴亡恨 不枉梅花为骨 实系雪为心
仲话我珠璣满腹 实在原无价 我知你怜才情重 更不嫌贫

想到此情欲把嫦娥问 无奈见得枫林月色昏
远望楼台人影近(慢)人影近 莫非相逢呢位月下魂(收)





返回首页




广东音乐地水南音
http://music.mrpinyin.net
mrpinyin@hotmail.com